Skip to main content

[OL線上讀書會]:Beyond The Tiger Mom - W1:Part 2﹣1.1

Beyond The Tiger Mom的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達到以下的目標:
  1. Help your child achieve maximum academic potential. (如何幫助孩子發揮出全部的學習潛能)
  2. Train your child to expand his or her attention span. (訓練孩子們延長專注力的時間)
  3. Find the right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play. (在學習與遊戲中找到平衡點)
  4. Learn how to raise tech-healthy kids. (學習如何教育出懂得妥善運用科技產品的孩子們)
而這四點也會是我們讀書會一直不斷要回來思考的問題,看Maya是否真的有給出具體及有效的回答。


Maya 陳述的方式是以拋出一個問題或是一段定義,然後再給出她的想法。由於她的順序很清楚,所以我會在接下來的內容根據她的順序,整理出她的看法(以summary的模式),然後再給出我們的想法,最後會問一個問題,請大家想想,再一起根據這個問題做討論。

再次強調:在這裡我們總結Maya的看法,會融合了我們自己的解讀,所以如果想要完整的內容,請參照書的內頁指示去買書來看。
討論目錄順序如下:

1.1“And what do you do for math?"20
1.2Why do Asian kids excel at math?26
1.3What Asia moms say about math28
1.4Math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31
1.5Building mathematical homes35
1.6Is early math important?38
1.7Teaching visual-spatial skills39
1.8Scripting math education40
1.9TIPS: How to build a math-rich home45


1.1 Key words
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有關IB的官方網站資料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 的縮寫
STEM program:書中提到STEM這個字,就讓我聯想到STEM Program,在我所知道得國外學校,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及Math這四個有融合成一個STEM課程,因為這四個離不開對方,而真正做到內部細分是到大學之後,在小學、國中及高中是做融合的跨科目的主題教學。

1.1 “And what do you do for math?” 除了每天共讀繪本之外,你跟你的孩子還做了那些與數學相關的活動?﹣P.20
(翻譯是根據本篇的內容所定的,並非字翻字。)
Maya:
在美國唸完大學,在美國的學校教書,直到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Maya跟天下的父母們一樣,開始大量翻閱「專家」們所出的育兒及教養之類。在美國,與孩子們共讀是非常重要的重點,Maya本身也是英文老師,自然而然很能認同這些看法,也開始徹底實踐,她也自然而然認為「美式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當全家移民到新加坡的幾個月之後,她與當年一起在印度唸國際學校的高中同學見面聊天,而高中同學的第一個孩子即將誕生,她們的會面的討論主題就圍繞在孩子身上。Maya無私地分享她與孩子共讀繪本的方法、書單及如何引領孩子們愛上文學,原本期待高中同學會對於她的努力給予讚賞,反之,同學問她:「那除了閱讀及英文,妳還做了那些與數學有關的活動嗎?」,當時Maya只是認為同學從事工程師的工作,才會這麼重視數學,但是在新加坡幾個月之後,她發現小小的新加坡除了全民英文能力及閱讀能力平均能力都很高之外,還非常重視「數學」。
Maya開始回想在美國15年的學習及教書情況,再來與新加坡遇到的印度人、新家人及華人的家長與老師們的對談內容,以下是我做的比較表。

項目
美國家長/老師/學者
亞洲家長/老師/學者
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and Elementary Education)
重視語言及社交能力的發展,有關數學的教育提及得很少
*通常指單一英文
數學與中文、英文一樣的重要,而數學被重視的程度不亞於英文
國際數學比賽及認證
會尊重孩子們的意願,不會強迫孩子們參與
Obsessed 是Maya在書中使用的字,這幾年來幾乎參賽的大小國際比賽幾乎以8:2(東方:西方)的組成方式(不以國籍來區分,而是膚色)
唸文科出身的未來出路沒有理科的好
同等重視文科,但在早期教育文科的比重比理科還要多 成績好的就應該要往理科發展,從小就不斷灌輸理科比較有出路的觀念



蔬菜小姐:
從24頁到25頁,Maya給出了許多蠻新的數據來證明亞洲孩子的確數學能力比西方人強,就算是唸國際學校,或是移民美國的第二或是第三代,還是強許多,可以根據她給得鏈接再去做延伸閱讀,非常有趣。我還蠻認可Maya對於亞洲及國外父母/老師及學校的觀察,我在紐西蘭教書的時候,亞洲孩子很多都有請家教來補數學或是去上華人自己開設的星期六數學學校,數學對於亞洲父母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還有一點我蠻有共鳴的是,Maya特別關注了印度與華人世界的數據比較,雖然說越來越多印度人在國際上表現優異,但是她有提到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優秀的人數量對比總人口數量」再分析男女的比例,經過這樣的分析對比,對於自己的祖國印度,她的評語是「一敗塗地」,因為教育是基本人權,而不是指單單拿來培養特定的少數族群,這一點我大大大大的讚同。有時候看新聞或是報導說台灣的孩子名揚國際之類的,我都會特別去查一下這個孩子的家庭背景,很遺憾的是,在我自己的調查中幾乎是9.5:0.5 (有資源:無資源),有資源的孩子勝出。如果大環境及教育系統只能夠培養出有資源的孩子是成功的,這樣的教育系統及政策就是失敗的,與Maya擊掌!

之前在國外教書的時候,數學真的不是普遍太受重視,教過得六間學校裡面,只有一間是屬於積分排名在我當時所居住城市是第一名的學校才有重視,因為校長當年去了韓國及中國考察,對於他們的數學教育非常欽佩。

我經歷過與Maya一樣的歷程,從小在台灣受教育的時候,就常常聽到家長或是老師說,國外的就是比較好。自己又在國外唸師範,也在讀書得過程一直被灌輸國外的教育,自然而然也會認為國外的方式就是比較好、比較有創意也比較自由,一直到懷孕的時候,當時也離開學校兩年多,在幾個國家跑過之後,我忽然意識到,真的「國外」的比較好嗎?而開始有意識地觀察及做比較。

對我來說,數學重要嗎?在1.1問我,其實不太公平會偏頗了大家的想法,當年為了師範畢業後好找工作,我刻意唸了數學及英文閱讀做為我的主修(紐西蘭師範大學的小學教程會要求每一個老師要有兩科目的專長),當時會這麼做就是英文寫作得教授在跟我開示未來出路時說,「你們亞洲人數學都那麼強,唸一個自己擅長的,妳就可以來好好把妳的英文顧好。」(因為當時兩週,全教育學院的學生要被集合起來做writing test, 30分鐘內要寫出250個字的文章,只可以有兩個錯(包含標點符號、文法及拼字),累積三次沒過就要被當,當時的我水深火熱),所以數學一直是我的一部分,所以在教我自己的小孩時,也就會與英文及中文齊頭並進。

問題討論:

數學好,真的在未來求職的路上比較吃香嗎?


﹣﹣﹣﹣第一章節,未完待續 ﹣﹣﹣﹣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raeme Base與他的繪本The Waterhole

圖片來自澳洲駐台辦事處的臉書 Graeme Base先生在澳洲及紐西蘭是非常有名的繪本創作者,也因為他細膩的畫風,富有押韻的寫作方式,讓他的作品充滿互動性,也非常適合做綜合教學的活動,能夠在台灣與他面對面簽書及聽他演講,讓我想起來許多在紐西蘭的美好回憶。 活動是在國家圖書館的3樓國際會議廳舉行,設備非常的好,還有很大空間的桌子及麥克風,讓我想起唸大學的時候集中在大的視聽教室上課的情形,也就自然地拿出電腦,順著Mr Base的演講做筆記。以下的文章內容是結合了我之前的資料,今天所做得筆記,現場觀眾提問的內容及我等他簽名時私下再問他的問題集結而成的。 ﹣﹣﹣﹣﹣﹣﹣﹣﹣﹣﹣﹣﹣﹣﹣﹣﹣﹣﹣﹣﹣﹣﹣﹣﹣﹣﹣﹣﹣﹣﹣﹣﹣﹣﹣﹣﹣﹣﹣﹣ Graeme 於1958年的4月出生於英國,在八歲的時候隨著父母移民到澳洲。身為轉學生的Graeme帶著濃濃的英國口音,對於學校其他小朋友們在談論的及在玩的東西都一無所知,為了要能夠很快與同學們打成一片,他決定要替自己在班上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定位,在這個時候他發現畫畫是他的強項,於是他開始在班上畫好笑的漫畫給同學看,最後他成為了知名的「學生畫家」,只要班上有人在做報告,需要插畫來讓報告更生動,大家都會來拜託Graeme來幫忙。(補充說明:在澳洲的小學中,做報告時通常老師們都會要求要配插圖) Graeme的名聲漸漸在澳洲的小學校園中傳開,最後連老師們都來跟Graeme 買畫。Graeme畫得很開心,在學校的下課時間也畫,下課他急急忙忙趕著回家,不是為了看電視或是去玩耍,而是趕著去做他的插畫工作。也在這個時候,他從老師們那裡知道,畫畫真的可以成為一份正當的職業,在當時老師們都說他可以成為一位稱職的commercial artist 也就是現在的 graphic designer。 Graeme的閱讀能力一直都沒有很好,但是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對他失望,反而更加鼓勵他往繪畫創作方面前進,同時不間斷地唸故事給他聽,也讓他接觸很多音樂,及學習樂器(Graeme很會打鼓及彈吉他,曾是Rikitikitavi樂團的吉他手及鍵盤手,而現在也依然喜歡彈吉他,還會用吉他創作歌曲),這樣默默的耕耘,讓12歲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自己拿起 The Lord of The Ring 這本小說來閱

★世界上最美麗也最實用的繪本★

國外的出版社分工非常的細緻,還有為書的封面及封底設計設有一個專門的職位,在英文裡面叫做 book cover designer; 如果這位設計師的主要工作地點是在受僱的出版社裡面,就叫做in-house book cover designer。 柯瑞莉.畢克佛德史密斯 小姐是 《 Penguin 企鵝出版社 》 專屬的in-house book cover designer (目前已經在這個職位上工作了15年), 而她充滿細膩中古時代的設計方式則讓她所設計的書本們屢屢獲得世界上最美的封號,其中Clothbound classics,則是讓全世界喜愛經典文學的大人小孩們列為一定要收集的套書之一。                                                       C lothbound classics的封面設計是採用荷蘭布印刷,手工包裝製作,是書本印刷歷史上最早廣為流傳的傳統工藝。直到今年這套布書系列,已經推出87本,包含 《 愛麗絲夢遊仙境 》 及 《 格林童話 》 等等。 柯瑞莉 會先將每一本要設計的經典文學讀完一邊之後,針對當時創作者的歷史地理背景做研究,再設計出每一本專屬的圖形及顏色。這一段精讀同時研究的過程,觸動了 柯瑞莉 想要做一本適合所有年齡層閱讀的繪本,讓荷蘭布印刷的手工藝法的細緻喚醒現在小讀者及家長們對於紙本書的喜愛,而不過度依賴電子書及相關App的豐富感官刺激及便利性。 柯瑞莉 認為經典文學之所以經典是因為每一個故事所營造出來的氛圍及所要表達的主要信息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讓讀者們在閱讀的時候,不論是在哪個人生階段,都能夠與自己當時生活的時空背景做結合,並且從中獲得新的體驗及撫慰心靈的溫暖。 《小狐狸與星星》 是 柯瑞莉 的第一本繪本,而她想要與讀者們分享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是學習接受失去;在失去之後還能繼續去愛,從這個過程中找到獨立的自己,讓自己活得精彩。 《小狐狸與星星》 這本書成為非常適合唸給0﹣1歲孩子們聽得繪本, 柯瑞莉 用簡單的五個顏色去做搭配,主要的顏色是黑色及白色,每一個跨頁都有很細膩且重複性很高的圖騰,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是很好的視覺刺激。一般的幼幼書只適合給寶寶們閱讀,但 柯瑞莉 的設計讓父母們也愛上閱讀,讓為孩子

好書推薦 ﹣ 小柚子:長大是怎麼一回事?

「長大」的歷程就像是閱讀一本永遠讀不完卻令人迫不及待想翻頁的繪本,透過一次次的經歷,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優雅地成熟了。 小柚子對於長大的疑惑及期待,透過拉蒙娜的文字,簡單、完整地呈現這個令哲學家也需要琢磨很久的題目,再搭配班傑明色彩溫柔的插圖,這是一本像詩一樣的繪本。 對於目前已長成中型的我而言,閱讀《小柚子》就像是和過去那個剛開始長大的自己對話;對於正在慢慢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小柚子》則是一本充滿無限可能的繪本,沒有標準答案,但一定有各種各樣的驚喜。 2016年的一月,推薦這本好繪本給你們。 博客來 購買鏈接: 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