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The Tiger Mom的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達到以下的目標:
- Help your child achieve maximum academic potential. (如何幫助孩子發揮出全部的學習潛能)
- Train your child to expand his or her attention span. (訓練孩子們延長專注力的時間)
- Find the right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play. (在學習與遊戲中找到平衡點)
- Learn how to raise tech-healthy kids. (學習如何教育出懂得妥善運用科技產品的孩子們)
而這四點也會是我們讀書會一直不斷要回來思考的問題,看Maya是否真的有給出具體及有效的回答。
Maya 陳述的方式是以拋出一個問題或是一段定義,然後再給出她的想法。由於她的順序很清楚,所以我會在接下來的內容根據她的順序,整理出她的看法(以summary的模式),然後再給出我們的想法,最後會問一個問題,請大家想想,再一起根據這個問題做討論。
再次強調:在這裡我們總結Maya的看法,會融合了我們自己的解讀,所以如果想要完整的內容,請參照書的內頁指示去買書來看。
討論目錄順序如下:
1.1 | “And what do you do for math?" | 20 |
1.2 | Why do Asian kids excel at math? | 26 |
1.3 | What Asia moms say about math | 28 |
1.4 | Math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31 |
1.5 | Building mathematical homes | 35 |
1.6 | Is early math important? | 38 |
1.7 | Teaching visual-spatial skills | 39 |
1.8 | Scripting math education | 40 |
1.9 | TIPS: How to build a math-rich home | 45 |
1.1 Key words
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有關IB的官方網站資料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 的縮寫
STEM program:書中提到STEM這個字,就讓我聯想到STEM Program,在我所知道得國外學校,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及Math這四個有融合成一個STEM課程,因為這四個離不開對方,而真正做到內部細分是到大學之後,在小學、國中及高中是做融合的跨科目的主題教學。
1.1 “And what do you do for math?” 除了每天共讀繪本之外,你跟你的孩子還做了那些與數學相關的活動?﹣P.20
(翻譯是根據本篇的內容所定的,並非字翻字。)
Maya:
在美國唸完大學,在美國的學校教書,直到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Maya跟天下的父母們一樣,開始大量翻閱「專家」們所出的育兒及教養之類。在美國,與孩子們共讀是非常重要的重點,Maya本身也是英文老師,自然而然很能認同這些看法,也開始徹底實踐,她也自然而然認為「美式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當全家移民到新加坡的幾個月之後,她與當年一起在印度唸國際學校的高中同學見面聊天,而高中同學的第一個孩子即將誕生,她們的會面的討論主題就圍繞在孩子身上。Maya無私地分享她與孩子共讀繪本的方法、書單及如何引領孩子們愛上文學,原本期待高中同學會對於她的努力給予讚賞,反之,同學問她:「那除了閱讀及英文,妳還做了那些與數學有關的活動嗎?」,當時Maya只是認為同學從事工程師的工作,才會這麼重視數學,但是在新加坡幾個月之後,她發現小小的新加坡除了全民英文能力及閱讀能力平均能力都很高之外,還非常重視「數學」。
Maya開始回想在美國15年的學習及教書情況,再來與新加坡遇到的印度人、新家人及華人的家長與老師們的對談內容,以下是我做的比較表。
項目
|
美國家長/老師/學者
|
亞洲家長/老師/學者
|
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and Elementary Education)
|
重視語言及社交能力的發展,有關數學的教育提及得很少
*通常指單一英文
|
數學與中文、英文一樣的重要,而數學被重視的程度不亞於英文
|
國際數學比賽及認證
|
會尊重孩子們的意願,不會強迫孩子們參與
|
Obsessed 是Maya在書中使用的字,這幾年來幾乎參賽的大小國際比賽幾乎以8:2(東方:西方)的組成方式(不以國籍來區分,而是膚色)
|
唸文科出身的未來出路沒有理科的好
|
同等重視文科,但在早期教育文科的比重比理科還要多 | 成績好的就應該要往理科發展,從小就不斷灌輸理科比較有出路的觀念 |
蔬菜小姐:
從24頁到25頁,Maya給出了許多蠻新的數據來證明亞洲孩子的確數學能力比西方人強,就算是唸國際學校,或是移民美國的第二或是第三代,還是強許多,可以根據她給得鏈接再去做延伸閱讀,非常有趣。我還蠻認可Maya對於亞洲及國外父母/老師及學校的觀察,我在紐西蘭教書的時候,亞洲孩子很多都有請家教來補數學或是去上華人自己開設的星期六數學學校,數學對於亞洲父母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還有一點我蠻有共鳴的是,Maya特別關注了印度與華人世界的數據比較,雖然說越來越多印度人在國際上表現優異,但是她有提到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優秀的人數量對比總人口數量」再分析男女的比例,經過這樣的分析對比,對於自己的祖國印度,她的評語是「一敗塗地」,因為教育是基本人權,而不是指單單拿來培養特定的少數族群,這一點我大大大大的讚同。有時候看新聞或是報導說台灣的孩子名揚國際之類的,我都會特別去查一下這個孩子的家庭背景,很遺憾的是,在我自己的調查中幾乎是9.5:0.5 (有資源:無資源),有資源的孩子勝出。如果大環境及教育系統只能夠培養出有資源的孩子是成功的,這樣的教育系統及政策就是失敗的,與Maya擊掌!
之前在國外教書的時候,數學真的不是普遍太受重視,教過得六間學校裡面,只有一間是屬於積分排名在我當時所居住城市是第一名的學校才有重視,因為校長當年去了韓國及中國考察,對於他們的數學教育非常欽佩。
我經歷過與Maya一樣的歷程,從小在台灣受教育的時候,就常常聽到家長或是老師說,國外的就是比較好。自己又在國外唸師範,也在讀書得過程一直被灌輸國外的教育,自然而然也會認為國外的方式就是比較好、比較有創意也比較自由,一直到懷孕的時候,當時也離開學校兩年多,在幾個國家跑過之後,我忽然意識到,真的「國外」的比較好嗎?而開始有意識地觀察及做比較。
對我來說,數學重要嗎?在1.1問我,其實不太公平會偏頗了大家的想法,當年為了師範畢業後好找工作,我刻意唸了數學及英文閱讀做為我的主修(紐西蘭師範大學的小學教程會要求每一個老師要有兩科目的專長),當時會這麼做就是英文寫作得教授在跟我開示未來出路時說,「你們亞洲人數學都那麼強,唸一個自己擅長的,妳就可以來好好把妳的英文顧好。」(因為當時兩週,全教育學院的學生要被集合起來做writing test, 30分鐘內要寫出250個字的文章,只可以有兩個錯(包含標點符號、文法及拼字),累積三次沒過就要被當,當時的我水深火熱),所以數學一直是我的一部分,所以在教我自己的小孩時,也就會與英文及中文齊頭並進。
問題討論:
數學好,真的在未來求職的路上比較吃香嗎?
﹣﹣﹣﹣第一章節,未完待續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